(1月15)日,全省创新型孵化载体建设及运营培训会在泸州市举行,省内400名从事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的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。
本次培训邀请了全国研究创业创新孵化的资深学者和专家,就当前创新创业总体形势和发展趋势、万众创新的要求和重点任务、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的建设途径、新型孵化模式等当今热点向参培人员进行了实例讲解,并现场进行了互动交流。通过专家讲解,与会人员对创新型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运营有了更加深入、全面、系统的认识和感受。
四川医科大学科技处副处长、四川医科大学科技园管委会办公室主任邓永强告诉记者,培训会对他启发很大,根据讲课精神,四川医科大学至少能可以有五六个平台都可以打造成孵化器。
泸州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任卿乐智说,通过这次培训,对区县乃至周边地区、四川省的创新型载体的建设都是一个很大的推进作业。
据了解,泸州市目前有各类孵化载体50余家,孵化载体面积近10万平方米,今年2月和9月泸州市将分两批认定市级众创空间,并将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,以推动全市创新型孵化载体的建设和发展。
卿乐智说,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跟踪泸州市的这些众创空间建设,把这些有关的专家请来指导,去帮助他们做好,为创新者和创业者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。
众创空间、孵化器等创新型孵化载体,作为向创业者提供物理空间、基础设施和服务支持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,可以有效整合产学研资源,发挥政策集成效应、降低创业风险、创业成本、提高创业成功率的作用。对于创新型孵化载体应该如何发展,来泸授课的资深学者也给出了很多建议。
国际大学创新联盟执行理事长颜振军告诉记者,对众创空间或者孵化载体来说,每家都要去按照自己不同的特点去设计好自己的商业模式,盈利的来源从哪儿来,就是在泸州做众创空间,在泸州帮助别人创业,不止在泸州,还要面向全世界,看全世界在这个领域上有什么需求。